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当前位置:» 论坛 兴趣圈子 文学艺术 除夕印记
查看: 4312|回复: 1

除夕印记

[复制链接]

2018-2-13 21:20:14 |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Invalid IP data file
一九七一年除夕夜,至今还印记在我的脑海里。
      除夕,是我们儿时最盼望、最高兴的日子,因为除夕那天晚上,可以穿上妈妈买给的新衣服;可以吃上粽粑、鸡肉、烧肠等丰盛的美味食品;最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燃放鞭炮,尽情地玩个够。
那年腊月二十九日,我和朋友阿辽掏出藏匿在我家阁楼上的土沙纸包,里边珍藏着我们两人九月份打山竹挣来的七角钱。两人兴高采烈地步行到公社供销社买了两挂50头的小鞭炮,一封20头的大拇指炮仗。
从供销社买鞭炮回来后,我们两人忙开了。首先,我们拿一封50头的鞭炮拆开来制作冲天炮。我们先砍来一段竹子,破开后削好25根一尺来长的细竹条,再把旧作业簿撕下剪成长3寸宽2寸的小纸条,后装来小半碗的玉米粥备用。冲天炮制作开始,我用剪刀剪开一颗鞭炮屁股,再小心翼翼地用细铁线掏出些许硝药,留出放引线的空位。阿辽负责把另一颗炮的引线塞进我掏好的鞭炮炮膛里,然后两个鞭炮紧靠着平放到小纸条上,把细竹条一头摆上,小纸条卷紧。我再拿玉米粥糊上。一颗冲天炮就制作成功。两人忙了一阵子,25枚冲天炮制作完工,等待凉干就可以燃放。其次,我们将另外两封鞭炮拆开后,每人分15颗小鞭炮和5头大鞭炮放口袋,留初一后各人自己燃放。剩下的散炮用旧报纸包起来,就等明晚夜幕降临后消受了。
除夕下午二点钟左右,父母亲就开始弄菜。五点钟不到,白切鸡,红烧肉,粉蒸肉,腊肉蒸饭,油炸粽粑片,炒菜心等香喷喷的菜肴摆上饭桌。
父亲带着我到六叔家去接祖母来我们家吃年饭。祖母78岁,但眼睛已经瞎了,平时走路靠拐杖。父亲就背着她来。进餐时,象往年一样,首先是父亲夹大块鸡肝给祖母。然后,我们一家才能动筷子。特殊的是 ,父亲砍鸡块的时候,我和妹妹各自提前享受了一把鸡腿了。
吃完晚饭后,我和阿辽两人如约而至村头的旱田里烧炮。一见面,阿辽送我一截小烧肠,我递给他一块油炸粽粑片。两人躺在松软的稻草堆上,小口地细品慢尝着手中的食品,美美地享受着。
阿辽边吃边给我讲了个故事。他说,去年大年初二,他和母亲去外婆家走亲戚。表哥们带着他到外边去燃放鞭炮。二表哥是众人的小领袖。他穿着新衣服,喊着“一二一”口令领头走。他边走边吃着粽子。啃完粽粑,只见他潇洒地一扬手,粽子叶飞落池塘里。他手往墙角一抹,说要表演一个鞭炮炸水的好戏给我们看。他点燃鞭炮,嘴里说:“注意看啊,一、二、三”,“嘣”鞭炮响了。大家全神贯注的池塘里没见炸水的精彩场面。扭头一看,悲剧了,鞭炮是在二表哥手上炸的。二表哥咧牙咧嘴的,眼泪在飞。小伙伴们楞住了,很为他担心。原来二表哥手上的粽粑浆没抹干净,鞭炮胶在手上扔不出去。幸好是小鞭炮,手指无大碍啊。
“哈哈哈”,我们两人也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。
“我们烧鞭炮得注意安全啊!”阿辽提醒说。
吃完美食后,太阳还没有落山,我们又在稻草堆上翻跟头,玩个不不亦乐乎。
“一颗,两颗,三颗······”,玩累了,我们就躺下数着天上一颗颗冒头的星星。看!它们也在冲着我们俏皮地眨眼呢。
天全黑了,两人马上摆出宝贝一样的鞭炮来。为了玩得久一些,阿辽烧一个冲天炮,我燃一个单炮,我们轮流着燃放鞭炮。单颗鞭炮抛上天空后,“呯”的一声在头顶上幸福地炸开。冲天炮引线点燃后,“吱”的一声腾空而起。“叭”,黑夜里火光一闪,空中一声响。两人高兴得跳起来。
我们一边燃炮,一边指指点点地欣赏鞭炮爆炸的瞬间美妙的声光。
放了几轮鞭炮后,我们觉得不过瘾。两人又玩着花样找乐子,炸泥块、嘣老鼠洞、水上开花等。阿辽把一些碎土覆盖在鞭炮上面,他点燃后故意站在旁边。“呯”鞭炮一响,他“啊”的一声假装倒下。我把一颗鞭炮点燃后扔进一个老鼠洞里,再用一块泥巴封住洞口,“扑”的一声闷响。洞口的泥巴飞了出来。养眼的是丢到池塘里的鞭炮炸开一朵朵的小浪花。我们心里也乐开了花。
声声鞭炮,吸引来了很多小伙伴。大家一起玩,一起比谁的冲天炮飞得高,一起玩冲天炮空中对射游戏,共同欢度童年的除夕夜。
“辽哥,爸爸叫你回家,准备放鞭炮啦。”阿辽弟弟一声喊。我们如梦方醒,知道交岁的时辰就要来临了。小伙伴们一哄而散,各自回家去。
我回到家。母亲打来一盆清水。她一边帮我洗脸,一边摘掉我头发上、新衣服上的泥巴和草根。接着,她端来一碗姜糖水煮粽子片给我吃。红糖煮粽粑片真的甜醉了味蕾。姜糖水有些微辣,喝下后身上暖暖的。
我吃完姜糖水煮粽子片后,就跟家人一起围在烧得旺红的火塘边守岁。
      “妈妈,我困了”,妹妹嚷嚷起来。
      妈妈把妹妹揽到怀里抱着,帮她搓手心,捏手指,不让她睡着。
“再坚持一会儿,除夕夜,人人都要守岁”父亲说。  
“为什么?”我不解地问。
      父亲给我们讲了个民间传说。
他说,古时候,有对夫妇,生了两个孩子。但孩子们都分别在新年到来时没了。后来,好不容易又生了一个。眼看除夕又要降临,为了孩子长生保命,夫妇俩就到寺庙去烧香拜佛。
寺庙方丈说,孩子是被“祟”抢走的。他交给夫妇一枚铜钱和一块写了字符的桃木板。吩咐他们:“铜钱用红绳串着,除夕晚要挂在孩子的脖子上。桃木板压在门楣上。交岁时,家里要烧旺火塘,家门前要燃烧炮竹。“祟”就奈何不了孩子。过了交岁时辰,孩子就会平安无事。”
夫妇回去后照办了。往后年年如此,孩子岁岁平安。
      “噼,叭,噼,叭”,村里有人开始放鞭炮。
交岁时辰要到了。
母亲将两枚五分钱硬币(替代铜钱)分别塞到我和妹妹手上,要求我们攥在手心里。
父亲带我到门口去放鞭炮。他把一挂一千响的鞭炮吊在竹杆上。我拿着香火将炮引线点燃。父亲将竹杆伸向外边。鞭炮“噼噼叭叭”欢快地叫响着,庭院火花亮。炮屑红雨般纷纷扬扬地飘落,门前满地红。
全屯的鞭炮声此起彼落,一时间热闹非凡。当时,虽然每家只燃放一两串鞭炮而已,但那场面深深地印记在我儿时的脑海里。
烧放完鞭炮,父亲领我到祖先神位前,郑重地对我说:“平儿,今年你读高小(五年级)了。从今往后,每年家里的第一柱香就由你来上。”接着,他就教导我如何给祖先神位上香、祭酒。
先是上香。拿11根香火在点燃的煤油灯(农村没有电灯,煤油灯可照明也代替了蜡烛)上烧着。双手奉着香,跪向祖先神位,恭敬地拜上三拜,默念祈祷祖先保佑家里人平安健康,自己学习成绩好之类的愿望。然后站起来把香火分别插在祖先神位前的三个香炉上,每个香炉插上三根,大门口两侧各插上一根。
再是祭酒。祖先神位下面的八仙桌上,父亲白天就供奉上一只熟鸡、一方猪头肉和一对粽子了。我的任务是用小酒壶给桌上摆着的三个杯子里恭敬地斟上九回酒。寓意黄家子孙世代相传,永不忘记先祖的恩惠。
       从记事起,父母每年除夕都在重复演示这个不变的节目。当然,变化的是他们黑发变成了白发,他们的儿子又换成了孙子。

举报     顶端    回复本楼     楼主

2018-3-3 11:12:43 |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Invalid IP data file
很有氛围的年
举报     顶端    回复本楼     沙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备案号:桂B2-20080010

        

桂公网安备 45102302000002号

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:桂B2-20230529 营业执照

返回顶部